玻璃反应釜
中科院这一南海秋季航次主要承担的任务是:在秋冬大浪恶劣天气下,进行南海海洋断面科学考察。该航次历经33天海上调查作业,航行4450海里,近日圆满完成任务后胜利返航。
该航次进行期间,一直遭受东北季候风影响,作业海域处于3米至4米大浪区。在恶劣海况下,航次科学家陈荣裕和队长何云开带领考察队员,注意人身、仪器安全,顽强完成一个个站位作业,争分夺秒地完成各项观测采样任务。
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“实验3”号科学考察船日前在恶劣海况下,在南海吕宋口海域大浪区投放了一批多功能潜标观测系统,将对南海海洋内波生成、传播和演变等海洋现象,进行半年以上的全程观测。
作为此航次的一个重要任务,科研人员在秋末初冬季节,在吕宋口海域大浪区,投放和回收深海潜标系统。这次投放的观测潜标集成了50台海洋观测仪器、35个玻璃浮球、3000米的系绳,是南海海洋所投放的多观测功能的潜标,将在吕宋口海区工作半年以上,进行南海海洋内波生成、传播和演变等海洋现象的全程观测。此外,还成功回收了目前长的系缆剖面仪观测系统,获取了定点剖面,长时间序列温度、盐度、压力、流速、流向等深海海洋环境测量数据。
这个航次共完成水文、沉积取样、生物拖网及采样、海洋化学采样共计390个站次,获取各类样品近3000个,还进行全航程走航海流观测,表层温盐度走航观测和自动气象站观测,抛放60个温度剖面观测仪。
详情咨询:www.zzyarongyq.com